20世纪末,互联网的发展势不可挡,不仅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吹起了科技股泡沫,也给中国送来了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比如新浪、网易、阿里巴巴、腾讯,以及我们今天的主角——携程旅行网(NASDAQ: CTRP,简称“携程”)。
无论后来市场环境如何恶劣、二级市场表现曾经如何不堪、层出不穷的挑战者如何穷追猛打,在历经起起伏伏,潮起潮落后,这些公司无一例外,“你大爷还是你大爷”,依旧屹立潮头,担当着各自领域的领航者。
1999年,就在马云在杭州创办阿里巴巴的同年,后来被誉为“携程四君子”的梁建章、季琦、沈南鹏、范敏共同创建了携程。4年后的2003年,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而就在下月,也就是今年10月,携程也将迎来自己20周年的生日。
此时,风云君又想起了一个颇具里程碑意义的时刻:2018年三季度,携程CEO孙洁透露,公司在过去12个月的GMV(尚不计Skyscanner)同比增长约30%,已达到6,900亿元人民币。
这意味着携程的GMV已超越Expedia,在全球OTA行业中排名第一。自此,这一桂冠就再未旁落。
但公司并不满足仅仅成为OTA(Online Travel Agent,在线旅游代理商)行业的霸主。携程表示,将从中国旅游行业领军者成为全球旅游行业最具创新、最受尊敬的领先代表,暗示了公司在国际化与线下领域将积极作为。
就在昨日,公司发布2019年第二季度业绩,同时宣布将变更公司英文名称为“Trip.com Group Limited”。
Trip.com Group涵盖了一系列包括携程、去哪儿、Trip.com、天巡等在内的许多旅游品牌,这一新名称直观反映了携程的产品和服务,并更容易被全球旅游受众所记住。
已经走过20年的携程,带着它的新名字Trip.com,即将迎来下一个20年。恰逢季度财报新鲜出炉,风云君带大家一同看看,这家前20年颇为成功的旅游服务公司是否将再续辉煌。
一、季度报告高光时刻
1、业绩整体超市场预期
携程的这份2019年第二季度财报,给即将到来的20周年庆增添了不少喜气,只因多项财务数据超出了华尔街预期。
2019年第二季度,携程实现净营业收入87亿元(注:除非特别说明,本文所用货币单位为人民币),同比增长19%;毛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18%。
营业利润尤其出色。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营业利润为13亿元,同比大增84%。如不计股权报酬费用,2019年第二季度的营业利润则为17亿元,同比增长 43%。
携程的四大业务收入均取得了双位数的增长。
其中,住宿预订业务营业收入为34亿元,同比增长21%,这主要得益于住宿覆盖的扩展和客户体验的完善;交通票务业务收入与前者持平,也为34亿元,同比增长13%,显然激烈的交通票务市场竞争令该板块增速受到拖累;旅游度假表现出色,季度营收11亿元,同比增长25%,为四大业务板块增速最高,这主要来源于线下门店和定制游业务量的增长;商旅管理3亿元,同比增长21%,表现稳健。
2、运营效率提升,带来6年来最佳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率的明显提升,达到6年来最佳纪录,是携程这份季报的第二大亮点。
2019年第二季度,携程营业利润率为15.3%,同比大增5.4个百分点,环比增4.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的明显提升,显示出携程运营效率的显著提高。
产品开发费用、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管理费用,是携程运营过程中开支最大的三项费用。
2019年第二季度,公司产品开发费用、管理费用分别占净营收的30.4%和9.3%,与去年同期以及今年第一季度相比,变动均在1个百分点内。
相比之下,变化最大的是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2019年第二季度,携程的销售与市场营销费用占净营收的24.3%,同比下降了5.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了2.9个百分点。这样的表现体现了以CEO孙洁为核心的管理层在控费增效领域卓有成效。
当然,控费在市场上往往会有两种意见相左的解读。风云君注意到,在连续降低营销投入的情况下,公司整体仍保持着月活跃用户的稳定增长,并不断从市场上获得新客户。这足以打消投资者的疑虑。
如何做到的呢?实际上,公司存量和增量客户的成绩显然受益于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公司推出的新服务包括“店内商城”——向用户提供餐饮、Spa、接送车等酒店非住宿产品和服务,以及“酒店阶梯取消政策”——旨在解决“预订酒店后不可取消”这个消费者痛点。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有超过20万家酒店参与了公司的酒店阶梯取消政策服务计划,300多万住客直接受益。这样的举措体现了携程作为行业龙头对用户体验的重视和强大的行业引领能力。
近期,携程再次联手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我国在线住宿领域首个标准性文件:《在线住宿平台服务规范》,扮演了“规则制定者”的角色。
推荐阅读:旗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