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当比特币价格峰值突破1.9万美元,整个朋友圈弥漫着一股“我又后悔错失一个亿”调侃的时候。那时,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另外一件事:微信互联网的时代来了。
那时随着蘑菇街、拼多多和于小戈的“大眼睛买买买商店”等各种小程序电商的漂亮数据,“微信互联网”这个词才被传播开来。
一、微信互联网已来,中国首个月活超10亿的产品
2015年春节,抢红包的游戏被马云称为“偷袭珍珠港”。借助春晚的势能,微信绑定银行卡的用户一夜之间突破一亿,而这个成绩,支付宝用了将近8年。
但那时微信支付尚无力对抗支付宝,吴毅说:“微信推出的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支付,就是连接人与社会、人与实体商户的重要连接器。”彼时,吴毅把演讲主题定为《微信在“互联网+”中扮演连接器》。
一年多后,马化腾给微信支付团队开出1亿元年终奖的犒赏,因为他们像一把匕首刺入阿里的心脏:微信支付2016年线下份额赶上支付宝。
如今连接器完成了系统升级,全面进化成互联网基础设施,成长为一个足以称之“微信互联网”的生态。今年3月5日,人大代表马化腾在“代表通道”接受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透露,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超过10亿。
“几乎把所有中国人连接进线上,成为中国第一个月活用户超越10亿的互联网产品。”这是微信互联网概念的基础。
步步高董事长王填说:“新零售,未来一定是属于具有深度互联网思维,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互联网工具的线下企业。”
二、互联网与线下商业深度融合
今年初开始,腾讯和阿里两家互联网巨头开始纷纷入股线下实业,为什么?为了给自己的用户卖更多的线下的产品和服务,最终提升公司在每一个用户身上的ARPU值。
首先来看看互联网商业的逻辑:流量--产品--支付--配送/服务。而阿里和腾讯收购线下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收购线下商业入口,如:百货、超市、卖场、生鲜等几大场景。
这些不同的场景对应的是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消费需求:
百货的场景属于很多用户日常会去逛,但是用户会不会买,以及说购买的频率开始变得不太确定了,唯一比较确定的是我们会发现百货商城里面餐饮商铺的比例在不断提升。
超市、生鲜这两个场景对应的是用户的每周一次的中等规模采购,还有家庭的每日采购。
卖场的消费频率相对最低,是指各类专业市场,比如3C类的苏宁国美,家具类的居然之家。
2、支付用户的下一步商业模式是金融服务。
(1)在支付市场上:
腾讯有微信支付;
阿里有支付宝;
都有着各自庞大的用户群。
(2)在金融服务领域上:
蚂蚁金服有着to C的理财产品余额宝、消费金融产品花呗、to B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腾讯也有着自己的 to C的理财产品理财通,消费金融产品微粒贷及在微信钱包里上线入口的保险服务。
线下商业天然有着数以亿计的支付用户,其中有一定比例的用户一定会转化为金融服务的用户。腾讯和阿里通过投资线下商业所掌握的,消费习惯数据、LBS数据等等不同维度的数据,会让互联网公司比用户更了解用户。
这个时候,连接线上线下的入口就变得尤为重要了!
推荐阅读:叶紫